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(2021-2025)指出,要在2025年建成智慧法院4.0,加强“智慧治理”“智慧法院”“智慧检务”“智慧警务”“智慧司法”等信息平台建设,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,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同政法工作深度融合。
项目背景
地方法院受理案件数和审结案件数量持续攀升,相应的支撑材料与文书不胜枚举,并且法院信息系统通常孤立,导致调卷周期长,档案调取与管理时需同时使用多个办案系统,造成资源壁垒,亟需针对“案多人少”根源问题,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。
2023年起,容智为法院定制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,构建RPA数字助手、AI、Insight、大模型、虚拟人、低代码产品组合,帮助法院实现办公、审判、执行、司法公开全环节数智化改革,有效提高法院对内对外工作效率,大大降低法官工作负担,巩固了智慧法院建设成果。
项目描述
内部办公:
iBot数字助手在法院办公的绝大部分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如自动完成排期开庭、辅助阅卷、审查期限提醒、电子档案挂接等事项,让法官和书记员从琐碎事项中解脱,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案件审判中。
案件处理:
案件审判环节,iBot数字员工可自动接收案件、立案、送达指定的诉讼、调警,甚至自动生成程序性文书并填报审判系统;案件执行环节如财产冻结场景,数字员工可自动进行系统访问、资产调查、信息录入、财产冻结等流程,显著提升审判执行效率。
司法公开:
法院年均电子送达量达数万余次,文书笔录公开达万次,均需人工完成,若不成功还需重复操作,耗时耗力,iBot数字员工将程序记录在“大脑”,固定时间汇总所需公开案情,充分保障司法公开的时效性。
超级自动化平台构建:
iBot RPA数字助手、AI、Insight、大模型、虚拟人产品矩阵带给法院完整的数智化解决方案,与法院内部系统建立端到端连接,并凭借低代码实现自主运行。
项目成效
智慧法院助手应用于法院十余项工作节点,从需求梳理、方案设计到落地仅用15日,执行工作平均缩短用时67%,工作执行准确率仅100%,通过新一代国产人工智能技术,落实中央提出的“真替真用”要求,推进我国法院信息系统由“管理型”向“服务型”转变的审执工作高质量发展,提供给群众更快捷、亲和的法律咨询服务。